環境部部長推廣的循環容器的玻璃瓶裝水—華生 台灣企業永續典範

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近日在總統府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時,特別展示了資源循環獎獲獎企業的產品,包括玻璃瓶裝水,希望推廣減少一次性寶特瓶的使用。他強調,雖然最佳解決方案是自備水壺,但在不得不採購的情況下,選擇符合綠色採購標準的產品是種簡單但重要的環保行動。

2025/2/17 10:35

         全球永續浪潮不停,台灣也全力推動減碳與永續發展,政府與企業密切合作,以創新政策和具體行動引領綠色轉型潮流。

  其中,華生以其在ESG領域的卓越表現,成為備受矚目的企業代表,不僅實現了環保與商業的平衡,也展現了台灣企業在全球永續浪潮中的競爭力。

 

 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近日在總統府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時,特別展示了資源循環獎獲獎企業的產品,包括玻璃瓶裝水,希望推廣減少一次性寶特瓶的使用。他強調,雖然最佳解決方案是自備水壺,但在不得不採購的情況下,選擇符合綠色採購標準的產品是種簡單但重要的環保行動。

  華生作為資源循環獎的獲獎企業之一,其玻璃瓶裝水正是這種綠色消費的典範。

 

  在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中,台灣展現了與國際接軌的承諾,派員參與討論塑膠減量的政策方向。環境部宣布將於明年提出全新的減塑目標,並擴大限塑範圍,涵蓋網購包裝等更多日常塑膠製品。

  同時,也將制定2035年的減塑計劃,推動塑膠替代品的開發與使用。在這一背景下,華生和其他九家台灣企業聯合簽署「無塑改革先鋒」倡議,承諾支持源頭減塑與重複使用系統。

 

  此外,環境部推動的生產者延伸責任(EPR)政策,也呼應了國際間對企業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承擔責任的要求。華生以其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對循環經濟的貢獻,成為EPR政策的模範企業,積極參與塑膠資源的回收與再利用。

  不僅如此,華生也體現了中小企業如何在永續轉型中發揮巨大影響力,為同類型企業樹立榜樣。

 

  台灣的減碳與減塑之路需要政府、企業與公眾的共同努力。

  像華生這樣的企業,以實際行動響應政府政策,並在全球倡議中發揮影響力,不僅展現了台灣企業的環保實力,也證明了綠色經營的無限可能。


 

參考文章:

  1.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GLacuk5xAWAcphg4/
  2.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8386952?utm_source=lineapi&utm_medium=share
  3.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38/8384396?utm_source=lineapi&utm_medium=share

 

24小時叫水 - 專人服務時間9am-6pm

 

週一至週五09:00~18:00

02-2796-6060

https://www.hwaseng.com.tw/

Line : @hwaseng